《那年,我們的夏天》關於創傷

《那年,我們的夏天》藏著無數的驚喜,讓人漾起甜甜的微笑,也讓人默默紅了眼眶。原本以為只是一部甜甜的戀愛劇,但後面的劇情卻揭開了角色們藏起來的瘡疤,讓觀眾仔細品味如此平凡卻令人深刻且動容的感情糾葛。

我想紀錄的是關於創傷。童年的記憶多少會影響著長大的我們,面對愛的人傷痕累累,我們會怎麼做?
男主角崔雄五歲時被親生爸爸拋棄,遇見了一對剛失去兒子的夫妻,而那對夫妻也視他如己出。他很幸運能遇見他的「爸爸媽媽」,然而因為曾經被父親拋棄過,加上女主角延秀提分手,隨著成長, 他慢慢變得不在乎所有事情。他曾期待著親生爸爸會出現,他在尋找,但一次次的失望讓他漸漸地不再抱有期望。崔雄被拋棄過兩次,第一次,他只能看著陌生的人影從身邊掠過,卻始終找不到他正在尋找的人;第二次,他只能接受延秀沒有理由的分手,看著延秀離開的背影,他仍然站在原地,只想知道離開他的理由是什麼,為什麼他愛的人都要把他丟掉。
女主角國延秀從小和奶奶相依為命,貧窮的家境加上奶奶倔強的性格深深影響著他,他總是用堅強和孤傲來保護自己,向崔雄提分手的原因:怕被看穿他的自卑。有時候,越堅強、越獨立的人,常常心裡藏著脆弱,或許表面上很正向、很開朗,也可能只是自己的保護殼,不那麼輕易被看穿、傷害。
他們的不同的點,崔雄從來沒有「想做什麼事」,因為他覺得他的生活是別人的(養父養母去世的兒子的),他只是很幸運遇見了願意愛他的爸爸媽媽,沒有目標也是害怕自己不能「像爸爸媽媽的兒子」,所以他選擇沒有目的的生活,從來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延秀則是害怕孤獨,他只剩奶奶了,求學時認真讀書賺獎學金,出社會後到處打工,一個人背起家裡的負債,他太累了,崔雄對他而言,是唯一自己還能夠放棄的了。他以為他的人生就只能這樣生存,一直以來,他都是為了別人而活,從來沒「為自己做過真正的選擇」。
他們都是孤獨的,兩個孤獨的人就這樣遇見了,分開了,又重逢了。遇見了對的人就不要放手了,愛能夠修補彼此的傷疤,將碎了一地的脆弱拾起,即使可能割傷流血,而他願意替你承擔痛苦,替彼此包紮傷口、撫平傷疤。
關於創傷,會遇見那個人的,他正在路上,而我們也在準備出發,跟過去的傷痕道別了。
面對傷痛,能夠做的就是擁抱彼此,就算刺傷,也要給予彼此溫暖,因為這是我唯一能愛你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