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遊戲》儘管童年回憶美好,卻為了生存不擇手段,揭露人性扭曲的模樣


最近在NETFLIX爆紅的韓國影集《魷魚遊戲》蘊含非常值得思考的人性議題。如果對具有內容深度的劇情有興趣的人,非常推薦看看這部影集!
我事先看過別人的觀看心得再完整地看完這部影集,仍然給我非常耳目一新且戲劇性、令人沉重的感覺。故事內容大概是講456個走投無路的人們被一個叫魷魚遊戲的組織匯集在一個荒僻的小島,準備進行未知的生存遊戲。然而沒人知道,想翻身就必須賭上一切,包括自己的命。魷魚遊戲是一群窮到只剩錢的富人們當作娛樂消遣的賭局,而他們生命的樂趣卻是看一無所有的窮人們自相殘殺,不顧一切賣命卻被無情殺害。遊戲內容很簡單,是幾乎每個人童年的遊戲,但其實是依照主辦人吳一男的回憶建立的童年遊戲,這場噩夢是為了他的童年樂趣而產生的。其中我想探討的點分為三個部分-〈學歷背景〉、〈性別種族〉、〈公平〉
〈學歷背景〉
我想講的是學歷和背景。學歷真的很重要嗎?不可否認,學歷好的人,起跑點就越前面,但這樣就可以否認仍然努力跑向前的人嗎?而為何我會提到學歷?因為在劇中,男主角成奇勳一直稱他的兒時同伴尚佑為「天才」,他是雙門洞的奇蹟,考上了頂尖的首爾大學。但學歷、資歷都如此令人羨慕的他,卻為了錢走投無路,而參加了魷魚遊戲這個殘酷的生存遊戲。能說學歷好就能成功嗎?也許有相關性,卻無法用因果關係解釋,也就是說,即便贏在起跑點,只要未來走偏了、運氣不好或是自我放棄,那麼好學歷還跟好未來有相關嗎?即便很晚才起跑,但只要有心繼續堅持,流血流淚也不放棄,未來就一定會被認為不好嗎?
再來是背景,出現在遊戲中的每個人背景都不一樣,有流氓、脫北者、剛出獄的人、外國移工、單親媽媽,我想這幾個都算是被社會邊緣的族群,他們不被社會期待,反而只被社會圖害。沒有人願意成為社會邊緣人,就像吳一男最後和成奇勳的賭注:會有人幫助生死未卜的流浪漢嗎?他直到離開人世前,都認為沒有人會幫助流浪漢,就像社會中沒有願意扶持那些弱勢族群一把。再者,有錢人就一定是一輩子幸福的嗎?他們忍住痛楚一步步爬上頂端,卻在年華老去後食不知味,失去了領悟幸福的感覺。
〈性別種族〉
性別、種族,一直都是社會上爭議的刀口。在劇中,姜曉、智英、韓美女都是社會中處於弱勢的群體—女人。從拔河那關就明顯看得出來,女人是最先被排除的,因為力量不夠大。他們在遊戲中的地位就是女人在社會中的現實面,女人有錯嗎?男人就一定對嗎?如今開放的時代中,我想我們都需要更理性一點面對性別平等,並維護每個人生而為人的權力。
種族也是常見的社會例子。在以前種族歧視非常嚴重的時代,多少生命被無辜殺害?猶太人、黑人、原住民?都曾經飽受屈辱,遭遇不測。別忘了,我們身分、我們的顏色,並不是要歧視別人,而是在多元社會中,互相了解、互相包容,肩並著肩共創未來的夥伴。我們生來就無法決定身分地位,所以才需要更多的包容關愛,活著才有尊嚴。
〈公平〉
公平,是這部影集最諷刺的詞。組織宣稱參加遊戲的人都是從同一個起跑線起跑的,每個人都是公平的。這就像我們的社會,儘管多人呼籲性別平權,但是有真正落實嗎?表面上看起公平,但其實很多不公平在內部腐爛。例如參加遊戲中的醫生,因為會解剖人體幫別人賣器官,從而得到提示,因為他是醫生,他有利用價值,也因為他的身分,讓遊戲中身份地位的醜陋更顯現出來。世界上真的有公平這個定義嗎?無法決定出身、種族或是性別,只要存在歧視,人永遠無法得到公平。看看自己,看看別人,為什麼別人有的我沒有,是不是覺得不公平?人性就是這樣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