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痛苦的不是死亡,是害怕死亡,而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痛苦

2021-05-30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主角Mitch記錄下來的真實故事,關於他和他的大學教授—Morrie之間的人生故事。

故事簡介:老教授Morrie患有患有ALS重症(漸凍人),在他離世的前三個月裡,他的學生Mitch回來找他了,並且教了Mitch有關死亡、愛情、婚姻等等人生課題。他們相約在星期二,Morrie總是笑容換發,但無人知曉的是,每一天Morrie都會在夜裡獨自哭泣。他說要留給自己釋放的時間,哭泣沒有不好,也不丟臉。


觀後心得:張西寫過一句話:「每天的日落,都可能是最後一次。」從來沒想過自己的18歲是宅在家防疫,卻也因為突如其來的意外,我開始省思自己,活的每一天是否符合期待?若沒有,那就要一天比一天更進步。

「 死亡只是要傷心的一件事而已,活得不快樂又是另一回事。」
前陣子疫情剛進入三級警戒時, 家人去學校載我回家。在路途中,我提到:「好像很多人都害怕生病,但那其實只是人生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死亡也是。」現在想想,太悲觀了吧!即便是事實。死亡,很可怕嗎?我想是的。然而輕生的人為何會選擇死亡這條路?因為活著不快樂。問問自己,你現在快樂嗎?快樂嗎?那恭喜你,過著自己喜歡的生活,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那麽不快樂的話,你的目標是什麼呢?既然不快樂,那就完成目標,讓自己快樂呀!但是記得,累了要喘口氣,休息一下,聽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你是往自己想要成為的模樣前進嗎?沒有人能逼迫我們,只有自己的自尊心。
「死亡是生命的結束,不是一段關係的結束。」
我很喜歡的一句歌詞:「那一天你走進了我的生命,謝謝你成為了我的幾分之幾,如果我又更完整一點,也是因為你。」<幾分之幾>。為何我選擇走進生命的那句歌詞,而不是離開的那句?我相信,每個階段、每個人能夠相遇,都能補上一點破碎的自己,久而久之,那些碎片完整了一個你。即便死亡,依舊以另一種形式陪伴著,這段關係不會結束,絕對不會。因為我們身上都有那些人、那些事曾經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片段,有了那些片段,才能接起一個人生。就算曾經被傷害過,那些人事物也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所以自己才能學會堅強。
「 學會了死亡,就學會了活著。」
這句話,我覺得很難很難。因為還沒發生過,很難篤定自己能如此從容面對,所以這就是耐人尋味之處。我不是心靈導師,我也不樂觀,但我努力吸收正能量,讓自己更有勇氣面對未知的一切。這段話我很難詮釋,只能讓大家自己感同身受,慢慢咀嚼。或許可以想成,學會了休息,就學會了前進。

“Tuesdays with Morrie”,《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是一本非常適合了解自己的書,我們在害怕什麼?我們在逃避什麼?
書籍和電影我都看過,很推薦的哲理課程,能再次重新審視以前的自己。

我在網絡上看到一個有趣的問題:「疫情的發生,這裡面有上帝給人的祝福嗎?」意外的是,很多人說有。或許其實也不意外,因為這波疫情,才能使人們放慢腳步,了解自己。

© 2021 瑪麗的時尚與生活美學部落格。 版權所有。
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
免費建立您的網站!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