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之—我想說的話

《哈利波特》紅遍全球,相信大家對這系列小說和電影不陌生吧。突然想寫點什麼,於是隨意分享。
你們相信魔法世界的存在嗎?或許現實生活無法過的如夢如幻,我仍然選擇相信。
為什麼「選擇」相信?因為生活中太多不盡人意,現實太多力不從心,被真實吞噬到剩餘的一點點自我,是自己可以負責的,是自己能夠選擇的。這個選擇不需要花任何力氣,只是偶爾被控制了情緒。
想像一下,黑夜中璀璨的煙花說不定是哈利波特正在閃避佛地魔的咒語;原本心情低落的你突然好多了說不定是催狂魔剛剛被石內普的護法趕走了;當你經過家裡某個角落說不定有個家庭小精靈多比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守護著你。
魔法世界就好像是現實的平行時空吧,現實的權力鬥爭,就像佛地魔狂妄地想掌控所有;現實中親人好友的互相扶持,像是哈利波特、榮恩和妙麗的相知相惜;現實裡,能力越大,肩上的責任越重,鄧不利多同樣也一個人扛下所有流言蜚語,用行動及智慧證明他的力量。
你們有沒有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或是直覺想到的畫面?
印象中,我看見鄧不利多從高塔上跌了下去,在那一刻,哈利波特崩潰了。
如果你知道必須面對那剎那,心情是怎樣的滋味?痛苦?遺憾?怨恨?悲傷?他人的離開,或許是另一個屬於自己的開始,不論任何形式的離別。
你說,哈利波特自認為最了解鄧不利多,他卻以為是石內普殺了他。鄧不利多離開哈利波特,是必然吧,即便他們是彼此重要的存在。鄧不利多的死亡,讓哈利波特變得更勇敢去面對一切挑戰。
換個角度想,看著親愛的人離自己愈來愈遠,或是,愈來愈陌生。我想,沒有誰對誰錯,只是時間到了。 沒有人會永遠停你的軌道中,而你也必須前進、必須進步。列車有交會的時刻,也有互相駛離的那天。
希望能告訴你,我們都沒有錯,能夠相陪這些年,已經足夠滿足了。
直覺想到的畫面有好多片段:
石內普的護法母鹿、多比的死亡、妙麗變成貓女、喬治少了一隻耳朵、路平化身成狼人、奈威揮著葛來分多寶劍……
這些對我而言有什麼意義嗎?一定有的,說不定那是潛意識的自己,最能觸動心裡那條弦的某個層面。(後來想想,真的,那些畫面完全就是自己渴望的、不為人知的、卑微的潛意識)
我個人喜歡小說多一點,因為文字能給人更無限且天馬行空的想像,好比想像著說出咒語後魔杖會不會迸出絢爛火花或是七彩煙霧。